(林)飛龍步道上的人工林從政大環山路通往樟山寺的飛龍步道登山口,往左右兩旁看去,有一大片人工林,栽種的植物有蘭嶼烏心石、山櫻花、竹柏、大葉桃花心木、臺灣肖楠、杜英、土肉桂、赤桉等。這些樹苗是在民國91年植樹節,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辦的植樹活動中所栽種,共種植了約2,600棵樹苗。歷經4年多的時間,這些樹苗已逐漸展現森林的面貌,周圍還利用廢棄木設棧道供民眾行走觀賞。栽種的樹種有不少是早期在野外常見或是臺灣原生種,但現在已比較不易見到,而要靠人工復育;但比較特別的是原生長地在澳洲的赤桉,是木柵動物園無尾熊的食物來源之一。 這片人工林與早期的人工造林不一樣的地方,是採樹種混生栽種,不是純林,這種栽種方式的好處為:可以避免樹木發生蟲害時,所有的林木都遭蟲害;讓林相豐富,動、植物都有其生長空間,使生物呈現多樣化的面貌。
從飛龍步道一路往上走,來到樟山寺,寺廟的一旁即是打印臺,提供民眾蓋紀念戳章,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
走在樟湖步道林蔭下,路旁陸續出現各種蕨類,數量最多的是俗稱「山過貓」的廣葉鋸齒雙蓋蕨。廣葉鋸齒雙蓋蕨與在市場上常見的野菜--俗稱過貓的過溝菜蕨相似,都屬於蹄蓋蕨科,也都可以當作野菜來吃。 |
公車
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