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梁楚琴
會參加飛龍步道這個活動完全是被手編所吸引,但是接下來的行程就是帶給我一連串的驚喜:
驚喜一:
聽了馬老師對政大的介紹後,才知道政大第一屆校長是先總統蔣中正,才恍然大悟為什麼學校叫政治大學,一路上馬老師細説著政大的前世今生和校園內地理河川的變遷,真是十年河東 十年河西,現場若沒有識途老馬解説,完全無法想像那樣的情境。
驚喜二:
從政大後山的步道一路走著,步道環境的幽靜僻雅,令人羨慕起住在這裏的居民,他們是如此的得天獨厚,近文墨又近風雅,真是地靈人傑。
驚喜三:
飛龍步道上更有我從未知悉的抗日英雄陳秋菊的故事,當馬老師細説陳秋菊時,我們一直想這位女士真厲害,一個女流可以招集數千人抗日,腦中立即浮現起男人婆女強人的形象,直到有人問起是男是女時,馬老師才説是位先生,也就是頂頂大名的白馬將軍,我常看到白馬將軍廟但一直不解其神為何人,這次終於解惑。
驚喜四:
手編植物是我這次參加的主要目的,完全衝著芒萁而來,尤其沒有用過這種植物編出的民俗物品,因為平時有在帶童軍活動,所以特別想學習用此素材,當馬老師拿出編好的樣本時我眼睛更亮了,這不是海童軍用的領圈嗎?這種編織法不太容易但卻很漂亮,也是我很喜歡的一種領圈,也是原住民常用的手環編織,心中直叫「來對了」「來對了」也跟對了老師,經馬老師耐心指導後不但學會了還真用了芒萁莖的芯編了一個領圈,原來取下芯之後要趁軟快速編織不然等到硬了之後就不行使用了。編好之後會慢慢變色,經過一天後顏色美極了,大家不妨試試看。
走出來學習,必有驚奇。這趟二格山系的飛龍步道就是「驚喜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