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訊第101期 (2024.01 冬季號)
文‧圖/劉寶麟
很開心在112年加入協會完成導覽培訓,成為一位最稚嫩的菜鳥綠人,承蒙婁秘書長與幾位學長姊推薦,讓我有此機會在季刊一隅隨筆暢談。這次就把11月辦過的週五共學「《走進安康》巷弄之後的生態文史」活動,以「被遺忘的歷史」為發想,做個圖文的紀實回顧及補述吧!
新店安康舊稱「暗坑」,從原住民蕃社、清朝、日本到國民政府,這裡總會給人一種疏離的神祕感,也因此即便現在週遭動線蓬勃發展,在這些傳統聚落的平房巷弄內,亦未吸引過多的好奇目光,迄今依舊讓人感到陌生;而我會接觸到安康進而踏入這裡,最初是服役時曾奉派至「新店軍事監獄(現為法務部矯正署新店戒治所)」探視入監服刑的弟兄,發覺此地有如世外桃源。若干年後因探訪「胡璉故居紀念館」,進而透過館方友人的引領發現,原來踏入巷弄後的世界,是那麼地有故事、有生態、有人文、有風景。秉持「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心境,在協會共學群組號召,來了二十幾位綠人夥伴,透過紀念館桂天館長的引路導覽解說,採「蜻蜓點水」的方式,用半天的時間步行走訪。
一、下城里彩繪巷:
我們先在新店區安康路一段的統一超商集合,作完行前提示後出發,等個紅綠燈過完馬路,便進入此地(行政區劃為新店區下城里),映入眼簾的巷弄牆壁彩繪圖樣,都是民國五、六十年代這裡與新店地區的生活場景,有種復古懷舊的風格,繪畫經費來源是取自當地環保局安康焚化廠的營運回饋金;其實臺灣處處都有「彩繪巷」的熱潮,有的是卡通人物、或是神祇典故、還是風土民情景,不管是那種性質都各具特色與創意,重要的是讓繽紛的色彩帶來活潑的氛圍。
統一超商百豐門市集合(安康路一段168號,公車 下城里彩繪巷(由新店區安康路一段247巷進入)
站牌:胡璉故居紀念館)
二、磚雕弄與陳逢顯毫芒雕刻館
走過彩繪巷再進去轉個彎,就是「磚雕弄」了。這裡就要跟「陳逢顯毫芒雕刻館」一起互動,原因無它,就是巷弄牆壁上的磚雕藝術,全部出自於陳逢顯大師創作構思,而他的自宅(毫芒雕刻館)也在此巷弄之內,獲得文化部「臺灣工藝之家」認證;其中「磚雕弄」的牆面圖像,不管是大樹、小雞、香魚、藍鵲,都與在地生態息息相關,而且是社區居民一起參與完成的。尤其磚雕不怕風吹雨打,保留多年不會變質,所以不僅美化了巷弄美感,讓大家互動有精神寄託,也凝聚彼此的認同向心與榮譽感。
陳逢顯大師,原從事中央銀行印製廠的鈔票製版雕刻工作,閒暇時閱讀史料發現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為作弊而衍生的微小雕刻(如同刻鋼板小抄),即開始啟發靈感遊藝於毫雕創作方寸間,且因沒有可以傳授學習的師傅,完全是在無師自通狀況下,獨力摸索成就了一件件獨特的毫芒雕刻藝術品,令人嘆為觀止。礙於時間就沒有入館參觀,留待有興趣的綠人們再次探訪囉!
磚雕弄與陳逢顯毫芒雕刻館(新店區安康路一段207巷17號)
三、舊新店軍事監獄(法務部矯正署新店戒治所)
這裡曾是國民政府在五、六十年代囚禁戒嚴時期(白色恐怖)政治犯時間最長的地方,又稱「明德山莊」或是「自立新村」,與一旁槍決人犯的「安坑刑場」,經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列為「威權統治時期,統治者大規模侵害人權事件之發生地」,它的法定專有名詞叫做「不義遺址」!許多人都會引用「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被遺忘」這句話,意謂這些動盪過往所寫下的大時代故事,都是在提醒身為後人的我們,不要重蹈覆轍、學習互信尊重!當大家站在廢棄哨所外仰望監獄高牆,還有聽著巷口雜貨店販賣祭祀用品的故事,想必自己的心靈深處有感到那淡淡的哀傷,也祈願我們的現在與未來,都能往更美、更好的方向前進!
在「洪仲丘案」爆發前,軍人犯罪是以軍法審判,當時在臺灣南北兩地,分別有專屬的軍事監獄;南部的位於臺南六甲,現在是「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第二監獄」,北部的就是這裡,現在則成為「法務部矯正署新店戒治所」,專責收治違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受觀察勒戒人及受戒治人(依該條例將這類定位為「病犯」,所以有別於其他受刑人),另部分監舍空間作為臺北監獄新店分監,收容刑期未滿七年之男性受刑人。
法務部矯正署新店戒治所(新店區莒光路42號)
四、氣象署新北園區
離開有點哀傷氛圍的舊新店軍事監獄,續往莒光路前行,開始映入眼簾的是周遭兩側綠蔭成林,一側是軍方仍在使用的「清風園」營區,另一側會先看到非常具有現代感的建築物,這裡就是完工啟用不到一年的「氣象署新北園區」,因應行政院組織改造的修法,現在正確的名稱叫做「中央氣象署新北氣象站」。此一嶄新建築是由新北市政府接受氣象署委辦興建,競圖後採用西班牙建築師伊萊恩的規劃設計,其中特殊造型的外觀,是以地球大氣表層自然曲線與氣象原始風貌的氣旋垂直運動及天氣圖等壓線為發想,將量體透過如地球表層的自然曲線概念緊緊連結,兼顧空間使用性及氣象站建築獨特的氛圍;三個圓弧形建築物係以綠建築為考量,總共搭配345片不規則耐候鋼節能板。除能減少約50%以上的太陽輻射,讓室內節能降溫外。亦可隨周邊環境的風、雨及溫溼度等天氣情況自由擺動,塑造出兼顧功能性及氣象站建築獨特氛圍的地標(前揭設計理念等係節錄完工新聞稿)。
比較特別的是這裡把原位於板橋的氣象站,因為興建浮洲合宜住宅等因素,遷來此地與氣象儀器檢校中心合署辦公,所以戶外有架設臨時貨櫃屋,會由委辦廠商定時施放高空氣象探測氣球,相關的觀測數據是很重要指標;為了不要影響正常辦公,現在將參觀動線以綠道圍籬區隔,並設有一處打卡平臺,提供網美各種最佳的拍照角度。
中央氣象署新北氣象站(新店區莒光路29號)
五、臺大農場安康分場
此地是今天走讀共學場域的重點之一,主要因協會有多位綠人老師,也是或曾擔任臺大農場的志工,迄今仍有份特殊的情感存在。尤其這裡曾因委外經營,廠商未能妥善處理,致荒廢閒置多年,近期在校方梁群健老師結合志工們的戮力付出整理下,重整雜亂無章的樣貌,期待能重現塗潭山下賞荷趣的美好願景。另外說起與梁老師的結識,其實是在本人受導遊職前訓練時,講授了兩小時的「臺灣常見植物介紹」課程,所以很開心能再次與老師相遇。當然除了我,也有眾多綠人老師們開心的相見歡,農墾植作雖然辛苦,卻超級快活。這裡的洛神花正值採收期,恰好應證「勤耕日下,晨起暮歸,身心皆安康」的這句題詞。綠人之所以為綠人,自然之所以為自然,意境於此。
臺灣大學農業試驗場安康分場(新店區莒光路7號) 序平秘書長致送安康分場梁老師紀念品期待重現 「塗潭山下賞荷趣」的美好願景
六、胡璉故居紀念館
今日走讀共學的最後一站,來到「胡璉將軍故居紀念館」,桂天館長在我們要踏入大門的那一刻,突然大聲說:「歡迎各位蒞臨金門!」原來胡璉故居所在的土地權屬金門縣政府,驚訝之餘也覺得有趣。
胡璉將軍為中華民國一級上將,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在中國近代史上算是非常傑出、著有戰功的一位將領。不論是對日抗戰時期的石牌保衛戰(位於湖北宜昌,長江三峽的入口處),讓日軍敗退後從此不再往前推進,讓國民政府得以遷都到「重慶」運作,胡將軍亦因此役獲頒青天白日勳章;還是國共內戰階段,遷臺初期的古寧頭大捷到名聞遐邇的八二三炮戰,因為有他的作戰指揮,得以讓臺灣能偏安於一隅,不致遭遇戰火的塗炭;即便後來轉任外交工作,出使越南,亦能有所貢獻。在金門的兩任司令官任期,對當地的治理、教育與建設,迄今仍讓人感念不已。光是金門就有三處胡璉將軍專屬的紀念展示空間。
我們到訪位於安康巷弄內的故居,是胡將軍最後居住的地方。新北市政府在民國108年公告為市定歷史建築,並由其孫胡敏越先生成立「胡璉故居紀念館暨研究中心」管理維護,館內收藏胡將軍各式歷史文件、往來書信、獲頒勳獎章等具收藏意義文物,並保留原居住空間擺設樣貌。讓我們能一窺他終其一生與國家興亡有不可泯滅的一席之地。聽著其孫胡敏越先生、桂天館長及胡蕙霞老師講述這些大時代的故事,這又是一段不能被遺忘的歷史。
身為綠人的我們,在瞭解文史之餘,不免對故居內的植物感到興趣,有香味飄溢已經盛開的桂花,高聳樹形優美的南洋杉木等等,完全是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的美好互動。最後在序平秘書長代表協會致送紀念品表達感謝之意後,圓滿結束半日走讀共學。事後回想整個行程,雖範圍不大,且只是不起眼的巷弄,但走入後,不論是感官、還是身心靈,絕對會有意想不到的視野與收穫。也期待綠人夥伴們分享這裡的美好,一起找尋被遺忘的時光。

胡璉故居紀念館(新店區安康路一段195巷12號) 胡敏越先生以孫執輩講述胡璉將軍(爺爺)的生平事蹟 序平秘書長代表協會致送故居幹部紀念品表達感謝(阮筱雯攝)
【走讀路線】
集合點:7-11百豐門市→下城里社區彩繪巷→磚雕巷及陳逢顯毫芒雕刻館→中央氣象局新北園區→臺大農業試驗場安康分場→胡璉故居紀念館
【交通方式】
1.捷運轉公車:新店線(大坪林站、新店站)、安坑輕軌(安康站,可直接步行)
2.公車(站牌:胡璉故居紀念館):8、576、643、648、779、839、905、906、909、951、棕7、綠1、綠7、綠8、綠10、綠15
3.公共自行車:胡璉故居紀念館(YouBike2.0共10柱)